股票配资利息这其实就是因为体内热量不足
在生活中有这样一类人,他们在冬天格外怕冷,而到了夏季,又格外的怕热,即便是在秋季,也会对燥邪格外敏感,除此之外,春季时,也会常常受到风邪的侵袭,而对于这种体质,在中医看来就是典型的“阴阳两虚”。
具体来说,这类人在寒冷的冬季若是摄入了一些热性食物,那么就很容易诱发上火病症,而在夏季,一旦遇到冷风,就会肠胃不适,甚至出现腹泻。而秋天怕燥,其实是由于体内阴血不足所致,再加上秋季本来就是一个燥气明显的季节,很多人一到秋季都会皮肤干燥,想要喝水。
但若是在饮分后,依然感觉干燥,这其实就是因为体内热量不足,补进去的水分无法运化起来所致,到了春季气温开始回暖的时候,则会因体内正气不足,而难以对抗外在病邪,所以,在《黄帝内经》也说过,“正气内存,邪不可干,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”。
简单来说,阴阳两虚的人,其实就是正气不足,而我们体内的正气,很大一部分都来源于肾脏,中医认为,肾是“水火之宅”,其中不仅有肾阴,同时还有肾阳,所以,想要缓解阴阳两虚,关键还得从肾脏入手,从肾中去补。
对此,金元大家刘完素在《黄帝素问宣明论方》里就收录了一张药方,叫做“地黄饮子”,这是中医里阴阳并补的代表方剂,这个药方不仅可以补充体内的阴阳,还能防止燥邪和风邪的侵袭。不过,这个药方最原始的记载是在《圣济总录》中,而刘完素在原本的基础上也进行了一些调整,酌量加入了一些药材,因此,我们现在提到“地黄饮子”,更多的是指《宣明论方》中收录的这个。
地黄饮子主要由12味中药配伍而成,分别是熟地黄、巴戟天、山茱萸、石斛、肉苁蓉、附子、五味子、官桂、白茯苓、麦门冬、石菖蒲、远志,不过,在煎煮时,还会加入少量的生姜和大枣,刘完素则是在原方的基础上,多了一味中药材薄荷,不过,用法和原方一样,均具有滋肾阴、补肾阳的作用,同时还能开窍化痰。这个药方虽然看着很复杂,但其实我们可以从这4个方面来解读。
首先就是“补阳”,这个方剂的主要补阳药材是巴戟天、附子、官桂这三味药材。其中,巴戟天是一味补阳效果很强的中药,虽然在临床上的使用并不多,但也不容小觑,巴戟天具有温养肾阳的作用,无论是虚损到了何种程度,都能用这味中药来补充阳气;附子就不用多说了,它是医家补充肾阳的首选药材,可以补充“命门之火”,而且附子具有行散的特点,能够在体内走窜,从脏腑到筋脉。
所以,对于一些因风寒湿邪导致的关节疼痛,附子都能很好应对,这味药材是绝对少不了的;而官桂不仅具有补阳的效果,还能引火归元,这是其他温药少有的,也正是这味药材的独特之处。这三味药材共同作用,相互配合之下,即可补充体内亏损的阳气。
其次是“补阴”,对此,地黄饮子主要用到了熟地、石斛、五味子以及麦门冬。其中,熟地归入肾经,主要作用就是补充肾阴,而石斛和麦冬味道甘甜,甘能生津,这将有助于补充体内的阴液,而且这两味药材都具有寒性,也就是说,石斛和麦冬一方面可以起到滋补的效果,另一方面还能化解体内的热邪,滋阴润燥。五味子具有酸性,酸主收敛,可以将体内的阴液收起来,避免流失。
接下来就是肉苁蓉和山茱萸了,这两味药材既能补阴也能补阳,还可以补益肝肾。尤其是肉苁蓉,它虽然看着其貌不扬,但味道甘咸,具有温性,主要归入肾经和大肠经,有着补肾助阳的效果,而且由于甘咸质润,对于一些阴液不足所引起的肠燥便秘病症,也可以起到良好的缓解效果,能够润肠通便,让热邪顺着大便一起从体内排出。
最后就是交通心神,由于无论是阴虚还是阳虚,都会对我们的心神造成影响,虽说整个方剂以滋肾补肾为主,但在中医体系中有这样一个病症,叫做“心肾不交”,也就说,肾脏病变往往会牵连心脏,因此,地黄饮子便用到了茯苓、远志、石菖蒲来宁心安神。
总得来说,地黄饮子这个方剂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阴阳双补剂,但由于多数药材都具有温性,所以,对于虚火较重的人来说,还是要谨慎使用。
佛山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短线配资炒股刚开始可能有点不适应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