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地股票配资公司就是刘亚楼亲自指挥的
1949年解放军全军部队整编,实力强劲的第四野战军,军改后下辖4个主力兵团。有一个兵团尤为引人注目,就是第14兵团。该兵团建立时,包含了两支四野王牌军39军和41军,再加上组建较晚的42军,共17万余人兵强马壮。
东北解放军首批建立的5个纵队,后来演化为38、39、40、41和43军,是四野的主力和基干;其他三个兵团都是各分入1支王牌军,只有第14兵团自己占了俩,足见野司对其寄予厚望。
有意思的是,作为兵团重要职务的参谋长,其他兵团都在第一时间确定了人选,只有14兵团参谋长空缺,一直到后来兵团撤番时,都不存在兵团参谋长。这是为什么呢?
乍一听似乎很奇怪,可若看看14兵团司令员是谁,或许就不那么奇怪了。
展开剩余73%担任该兵团司令员的,正是原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。从1946年开始,刘亚楼就出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,近距离辅佐"101"首长,负责制定战术、部署部队并推进执行。一直到1949年平津战役胜利,刘亚楼都是东野的参谋长。一向用人挑剔的“101”,对刘亚楼极为满意,可见刘参谋长能力之强。
抗战期间刘亚楼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,主修陆军专业,对战役战术和陆军兵种极为精通,属于科班人才了。这种正规化特点,很符合兵力规模庞大的东北解放军,也是其他战区、部队参谋长不具备的优势。许多人的参谋经验,主要是自己在长期作战中摸索出来的,或许缺乏系统性。
另外刘亚楼红军时就当过主力师长,实战能力同样突出,离开参谋长岗位,他也可以独立带兵打大仗。比如1949年解放天津,就是刘亚楼亲自指挥的,调动兵力34万人之多。这样一位难得将才,改任兵团首长后,无疑对下属参谋长的要求极高。谁要是真当了刘亚楼的参谋长,想必工作压力是很大的。
14兵团建立后,参谋设置比较特殊:若任命专职的兵团参谋长,必要性不是太大,且一般的人选难入刘司令法眼。强行设一个,很可能导致司令员用得不满意、参谋长干得也不顺心的局面。实际上,刘亚楼只需下属完成常规流程性工作就行,因此仅在司令部保留了一个参谋处,由何廷一同志担任处长,负责执行命令、上传下达。
至于真正意义上的战役谋划,刘亚楼自己就是“智将”,更倾向于亲力亲为;而兵团第一副司令员黄永胜,曾执掌过东野8纵、6纵等主力部队,军事才华也是很突出的。他现在不兼任军长了,专职当兵团副司令,完全能够辅助刘亚楼。显然14兵团准备作战,司令部内根本不缺出谋划策之人,还需要参谋长么?
不过作为兵团司令员,同时也是我军顶级参谋长的刘亚楼,实际却并未指挥过14兵团。刘亚楼确定下部队带兵后,军委给四野派来了两员干将萧克、赵尔陆,接替刘亚楼的野战军参谋长工作。此前刘亚楼在野司时,工作量非常大,交接时间也比较长。等到他终于完成交接、准备南下14兵团赴任时,刘亚楼突然接到军委调令:改任人民空军司令员。
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。高级将领要服从大局、服从军队建设需要,因此14兵团那边的工作,刘亚楼只能放下了。而由于组建空军抽调了两千多精英,14兵团部难以正常运转,按照上级指示,所属各军被分散到其他兵团,该兵团番号就此撤销,前前后后一共只存在了3个多月。对于刘亚楼及14兵团官兵而言,这段经历也是颇具戏剧性。
本栏目由军事历史作家运营,专注于军情、军史、战史、国际关系研究,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全貌,带来精彩细节。作品覆盖图文、视频、音频领域,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,也欢迎您点赞、评论支持,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。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。
发布于:山东省佛山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场外股票配资反映出物流需求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依然较强
- 下一篇:没有了